2025年7-8月,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接连收到省委社会工作部、省地方金融监测与服务中心、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三家单位的表扬信,对工交大院机关食堂的运营成效给予高度评价。作为省机关管理局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、落实“学、查、改”专项工作的标杆案例,该食堂自6月3日开业以来,以高效筹备、精细服务和成本管控,切实解决大院内百余名干部职工“就餐远、就餐难”问题,成为机关后勤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。
精准破题:以需求为导向,统筹资源攻坚克难
高效协同推进。省机关管理局将食堂建设列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重点项目,由局领导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,统筹协调场地规划、设备调拨、人员调配等环节。面对20天紧促工期,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全员放弃节假日,完成从装修到开业的全程冲刺,实现“零延期”交付。
勤俭务实创新。严格遵循“花小钱办大事”原则:改造中复用原有设施占比达70%,调拨闲置厨具设备等77项,节约成本超30%;通过招标优选本地食材供应商,确保质优价廉,实现日均供餐200人次以上。
服务升级:多元化供给,提升职工满意度
膳食结构科学化。早餐提供杂粮粥、现烙饼等10余种健康主食,午晚餐动态更新40款菜品(含低脂低盐专区),每周公示食谱并收集反馈,调整优化占比15%。
管理流程规范化。建立“采购-加工-留样”全链条食安监管体系,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抽检;设置线上线下意见箱、满意度测评,投诉处理响应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。
长效深化:以表扬为动力,持续优化服务
机制化扩面提质。根据李文哲局长批示精神,服务中心将拓展“食堂+”服务模式,计划增设加班简餐窗口,并联合工会开展厨艺培训、健康讲座等活动。
标杆化示范引领。该案例已纳入省机关管理局年度服务创新案例库,其“快速响应+成本管控”经验拟向全省机关后勤系统推广,推动同类难题破解。
从“就餐难”到“吃得好”,工交大院机关食堂的实践印证了“小事连民心、实事显作风”。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以表扬信为鞭策,持续聚焦干部职工“急难愁盼”,让后勤服务既有温度,更有深度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